市绿化市容局介绍,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施行以来,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,垃圾分类逐步成为全市市民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的好习惯。据统计,今年1-5月,全市可回收物分出量7391吨/日,有害垃圾分出量1.76吨/日,湿垃圾分出量8843吨/日,干垃圾清运量16915吨/日。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35%左右,分类实效持续保持稳定。详见↓
01
提功能优布局,源头投放更为便利
(资料图片)
垃圾分类工作重在源头,随着市民群众对投放环境期望的不断提高,在《条例》实施初期分类改造的基础上,本市积极推进功能不健全的投放点、垃圾房升级改造,配置洗手、除臭、遮雨、照明等便民设备,目前全市已有超过80%的集中投放点规范配置了洗手、除臭装置。
同时,积极回应市民关切,优化本市道路废物箱布设,修订《上海市道路、公共广场等废物箱配置导则(2023版)》,在公交和轨交站点、特色商业街区等重点区域完善废物箱设置。目前,全市废物箱总数为44671个,对比新版《导则》印发前(39959个),全市优化新增4712个。
02
抓短板补弱项,投放管理更具韧性
针对部分社区小包垃圾落地、非定时期间投放点垃圾满溢、异味扰民等问题。
△开展专项整治、进行拔点销项。全市共梳理排摸居住区分类实效问题点位1223个,均已明确整治措施、时间节点、责任人员。
△坚持定时定点、固化常态机制。制定《关于进一步巩固提升本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的实施意见》,进一步明确本市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为主的原则,并明确误时(延时)投放点设置原则和管理要求,通过夯实各方责任、优化管理制度等措施,巩固良好的投放面貌、管理品质和投放秩序。
△深化小包垃圾综合治理。引导各区、各街镇将“小包垃圾随手拍”社会监督举报平台二维码上墙公示,打造市民举报有途径、参与有收获的社会监督机制。
03
建精品创亮点,分类形象更显品质
“五个一批”示范亮点(一批标准化垃圾房、一批精品示范居住区、一批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、一批精细化分类公共场所示范区域、一批市民科普体验线路)的打造是本市今年垃圾分类回应民生关切的重要举措。
虹口区灵新小区
对照示范亮点建设要求,各区、各街镇灵活创新、各出妙招,在答好“必答题”的基础上,抢做“加分题”,如虹口区灵新小区、群裕公寓等通过垃圾房智能化改造,实现自动喷淋除臭、紫外线杀菌、满溢识别、智能提醒等升级功能,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、“旧”生活融入“新”时代;又如徐汇区凌云路街道将“双碳”科普和可回收物回收服务有机融合,通过设置交互性体验展、碳普惠智能回收区等,让市民们对垃圾分类与碳减排的关系可以产生直观的体验,学会垃圾分类的同时将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根植于心。
凌云街道碳汇科普馆
关键词: